<center id="cvxxd"><dd id="cvxxd"><ins id="cvxxd"></ins></dd></center>

    <table id="cvxxd"><ruby id="cvxxd"></ruby></table>

    1.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呂許靈:以有力有效監督護航鄉村振興“加檔提速”

      三湘風紀     2022/12/30 15:02:18【字體:  
      分享至

      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呂許靈:以有力有效監督護航鄉村振興“加檔提速”

      ——專訪漣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呂許靈

        漣源市紀委監委立足市情,以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為著力點,創新監督方式,突出源頭治理,以有力有效監督護航鄉村振興“加檔提速”。近日,漣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呂許靈接受了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專訪。

      微信圖片_20221230150256.jpg

        問: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工作中漣源從哪些方面發力?

        答:我們將專項監督與清廉鄉村建設有機結合,打出了一套提質增效“組合拳”,為鄉村振興注入“廉動力”。一是細化監督清單。針對村級工程項目建設、集體“三資”管理、惠民惠農資金發放、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等領域的難點、堵點和廉政風險點,我們緊盯主體責任部門、行業監管單位、執紀監督部門3大主體,動態調整監督清單,分區域分領域細化14項重點任務和50條工作措施,讓專項監督“督什么”“誰來督”“督查誰”“怎么督”清晰明了。二是強化監督執紀。今年以來,聯合市委組織部、鄉村振興局、“兩辦”督查室開展了2輪大督查,發出督查通報7期;查處農村改廁、“一卡通”資金、糧食購銷、“三資”管理、行政執法等方面腐敗和作風問題77起,黨紀政務處分58人;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18份,其中涉及鄉村振興領域7份,督促整改問題24個,督導召開民主生活會10次,推動健全完善制度7項。三是注重固本強基。將清廉理念融入村規民約和“五美庭院”“秀美屋場”“美麗村莊”建設,推行“屋場會群眾工作法”,深化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比如,今年就人居環境整治召開屋場會420余場次,解決問題280余個。建立“監督服務微信群”與“互聯網+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兩微”融合監督模式,健全“四議兩公開”、村級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村級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村財民理鄉鎮監管、村民議事會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四是推動基層減負。針對村級“牌子多、填表難、迎檢忙、負擔重”等問題,我們持續跟進監督《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意見》執行情況,督促全市村(社區)掛牌嚴格執行“3+1”政策,即“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村集體經濟組織”,為村級組織“瘦身減牌”;同時開展村級統計報表清理,推行村級基礎信息統計“一張表”制度。建立“大督查”機制,將各自為陣的多部門監督檢查,整合為協同聯動的“大督查”。扎實推進違規攤派報刊任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緊盯“市直部門、鄉鎮、郵政”等關鍵點,嚴肅查處4起典型案例。

        問:在推進監督向基層延伸方面,漣源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答:我們持續在增強監督協同性、有效性上探索實踐,創新監督方式,讓監督更聚焦、更精準、更有力。一是做實領導帶隊蹲點監督,實行“片區化”作戰。建立班子成員聯系片區和督導鄉鎮制度,11名班子成員聯系指導20個鄉鎮(街道)和1個高新區,各片區間建立交叉檢查、聯合辦信辦案、定期例會交流等工作制度,構建整體聯動的縣鄉紀檢監察一體化工作格局。出臺《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推動“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若干措施》,要求紀檢監察干部走出辦公室,把主要時間、精力、工作安排下沉一線,走村入戶了解實情,廣泛收集問題線索。班子成員帶頭包案領辦“三多”信訪件,通過帶案下訪、蹲點調研、對照監督清單逐項督導,推動了68件重點信訪件和28起重點案件辦理,幫助群眾解決旱期飲水困難、異地搬遷不動產證辦理等一批“急難愁盼”問題。二是做細派駐機構駐點監督,開展“嵌入式”體檢。針對派駐機構人員力量薄弱、日常監督不深入的問題,出臺《派駐機構履行監督職責工作辦法(試行)》,為派駐機構規范高效履職提供了操作指南;探索開展派駐機構駐點監督工作,由各派駐機構分別入駐其非常駐的歸口監督單位,集中一段時間開展“嵌入式”“零距離”貼身監督,著力破解“駐在一家、監督多家”的日常監督難題。三是做深村(社區)黨組織巡察監督,進行 “CT式”掃描。積極探索村(社區)黨組織巡察工作路徑,制定巡察村(社區)黨組織規范性文件3個,建立120人的巡村(社區)黨組織人才庫,建立紀檢監察、審計、組織、財政、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等多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截至目前,已完成對7個鄉鎮144個村(社區)黨組織巡察,推動立行立改21項、其中民生事項10項,推動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整治2次,移交問題線索17條,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巡察建議書2份。比如,巡察發現某街道大部分村存在滯留公益林資金的問題,推動立行立改和專項治理,該街道各村(社區)長期滯留的115萬余元公益林資金,全部厘清權屬發放到戶。

        問:下一步,漣源在抓好鄉村振興領域專項監督方面有何打算?

        答:我們將聚焦“鞏固”與“發展”兩大方面,以“小切口”入手,以監測戶、易地搬遷戶、鄉村振興工作隊“三類人群”為重點,督促建好“一道防線”、 配好一支隊伍、開展一輪專項監督檢查、推進一項試點,以“小單元”“大清廉”推進基層治理。一是督促建好“防返貧監測防線”。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督促主體與監管單位加強防返貧監測對象與民政救助對象銜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監測對象納入農村低保、特困救助和臨時救助范圍。二是督促配優配齊鄉村振興工作隊力量。督促各幫扶后盾單位選派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能吃苦接地氣的鄉村振興工作隊員,督促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選派、管理、培訓、提升等工作機制。三是開展一輪專項監督檢查。督促行業部門組織開展一輪易地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后續扶持工作落實情況自查自糾,由市紀委牽頭對駐村工作隊履職情況、易地搬遷自查突出問題等開展一輪專項監督檢查,做實“監督的再監督”。四是積極推進“村社分賬”試點。結合“互聯網+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工作,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村級項目建設,盤活村級集體資產資源。五是以“小單元”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以黨建為引領,“推進一切工作到支部”,探索村級集體“三資” 提級監督,進一步完善“漣源清廉單元”特色子系統,將優化營商環境和就業、產業、鄉風鄉貌等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明年“一縣一清單”的重要內容,以“清廉鄉村”建設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
      <center id="cvxxd"><dd id="cvxxd"><ins id="cvxxd"></ins></dd></center>

      <table id="cvxxd"><ruby id="cvxxd"></ruby></table>